有关初三作文锦集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三作文 篇1
期末考成绩出来了,跟期中考相比,我可谓是一落千丈。
看着班上众多同学欢呼雀跃的样子,我满噙着泪水,低着头避开同学们那异样的目光,直出校门,在街上踽踽独行。
不知走了多久,我无意间回了下头,发现有一道熟悉的身影紧跟在我的身后。那不是小明吗?我曾经的最要好的朋友。
我和他从小学开始就是同班同学,本来关系非常要好,就在初中第一次期中考成绩出来之后,我们渐渐地疏远了。在期中考时,我成绩空前之好,而他那一次却铩羽而归。记得当时我完全不顾他情绪的低落,总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显摆,就这样,他渐渐地远离了我。今天,他该不会是特意来奚落我的吧?他的家跟我的家可不是同一个方向呀。
我心中暗自懊恼,为了心中那一点可笑的尊严,我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可是,正应了一句老话——倒霉的时候就连喝水都会塞牙,我被一颗小石子绊倒在地上。
还没等我缓过神来,小明已经到了我的身旁,轻轻地将我扶起,关切地问道:“没事吧?”
我摸了摸小腿,说道:“嗯,还好。”我又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他就默默地陪在我的身旁,什么也没说。
在途经一家小精品店的时候,他对我说:“稍等一下,一会就好。”他匆匆地走进小店,几分钟之后就出来了,将一个小小的礼物包装盒递给了我,说:“快过年了,这个送给你,回家后再打开。”等我走到了家楼下的时候,他就冲着挥了挥手,就转身离去了。
我默默地回到家中,打开了那个包装盒,原来是一个小小的不倒翁。我将它放在桌面上,一把将它推倒,它很快地就重新站立了起来。我又再次将它按倒在桌面上,可是一松手,它依然挺立了起来,依然咧着一张大嘴,露出盈盈的笑脸。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明白了小明送给我不倒翁的深意。是啊,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岂能遭受了一点点小小的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呢?只要我们能笑着面对,一切打击都是浮云。
看着眼前的不倒翁,我的心头暖暖的,因为我知道,那一份真情就在我的身边,一直都在!
初三作文 篇2
很普通,普通得一走入人群,就再也辩认不出我了。但是我却有我的个性,想要彻彻底底地认识真实的我,可要从童年说起。
从我呱呱落地一直到4岁,我都是穿花俏的开档裤。记得那时,奶奶总是带我去一位年迈老爷爷那里剪头发,老爷爷总是剪一个像男孩子的平头。唉!现在回想起那时都觉得有点古怪。还有四岁的时候,我已经显得特别高了,站在朋友身旁,总显得“高人一等”。并且,我已经很瘦,真的符合“瘦骨如柴”的标准了。
那时候的我可是人人皆知的调皮鬼,隔壁的邻居个个都认识俺。而且,对我的性格可是了如指掌了。哎呀!差点就把重头戏给忘记讲了,调皮透顶的我吖,总是喜欢搞一些古灵精怪的东西,跟其它小孩子玩得就是有一点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奶奶常挂在口里的“各有千秋”吗?还记得那时在家里很无聊,以我的个性,能静下来半分钟,得摆上几围好酒好菜来庆祝庆祝了。不过不知情的邻居还以为我得了病了,因为,无聊之时我会同我家的老母鸡玩,有时候甚至打起架来,让人看了,真是心惊胆颤。哭笑不得,可是这样的场景让奶奶看了,可是把两颗老牙都笑掉了……
时光飞逝,童年的时光已经悄悄地溜走,剩下只是美好的回忆。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学生了。而且正在读初三。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希望可以在紧张的气氛下,让自己学习得更好。学得更加自觉,学得更加出色,回忆童年,以前剪男孩子平头的我,现在已经转变成一头乌黑飘逸的长头发啦,真像一条小马尾。可能就是因为这头发太长吧,朋友们可都是靠它来辩认我了,而且对我的印象还特别深刻。所以,它可是成功之臣。以前调皮的我,现在依旧雄风尚存。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
还有,平时在朋友面前我总喜欢讲笑话,扮鬼脸。因为看见他们抱腹大笑的样子,自己的心里总会沾沾自喜。所以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成长,现在我的个子依然很高。但我想这一定是遗传父母的基因吧。
这就是真实的我!
初三作文 篇3
妈妈是个话不多的人,然而他用着生命中珍贵的时间和自己的行动想我诠释着“爱的最美是陪伴”
不经意间看到角落里干净的小自行车,怎么这么干净?转念一想,可能是妈妈擦的吧。妈妈可真念旧。不过看那斜着的小车框,是让我回忆起了好多呢。
秋天的傍晚甚是清凉,在大马路的一侧却有两个满头大汗的人。一个奋力的`蹬着脚蹬,一个在一旁紧紧跟着。小个儿倒了一遍又一遍,大个儿也跟着一遍又一遍地扶。小个子烦了,自己一溜烟儿起了出去,正在得意时却来了个“人仰车翻”。大个子赶忙跑过去,在跑的时候没注意,那么大个人竟一下子跌倒了,却又瞬时跑奥小格子面前。大个子蹲下来,心疼的抱起小个子。那个嚎啕大哭的小个子就是我,大个子就是妈妈。那天,妈妈告诉我:“不羁,妈妈俩,妈妈陪你一起。”妈妈口中的热气吐道我的脸上,泪水都烘干了。
有妈妈的陪伴,我不在会怕歪倒。
有一次,小区里来了位收废品的爷爷我收拾好了废旧的书和导学案试卷打算卖掉,妈妈却突然从中翻出了几张试卷,那几张正是我步入初中第一次考试的试卷,妈妈轻轻道:“留着吧。”
小学时代的我,脑袋瓜还算机灵,有些许的小骄傲,但步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考试却把我打击地不轻,从前头掉到了后头。回到家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只知道哭了。妈妈端着一碗放了红糖的小米粥推门而入,随后放下粥,双手放在我的肩上,对我说:“记住,不骄傲。不伤心了,有妈妈陪着你。”我的耳边热热的,我抬头看向妈妈,妈妈的眼睛如同加了红糖的小米粥一样红红的。
此后,窗前总有两个身影在学习,有了妈妈的陪伴,我不再骄傲,不再害怕失败。
妈妈有时会对我说不知道如何疼爱我,我说:“妈妈,这十五年的陪伴是最好的爱,您告诉了我爱的最美是陪伴啊。”
初三作文 篇4
望着摊在桌子上的一大堆复习资料,我嘘了一口气:排了九年的对,终于轮到我了。
还有两个月中考,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只是想说:该来的总会来,这很好。时间就这样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地流过,很想抓住它,它却微笑着、轻柔的滑过我挽留的指尖,带着我不断升腾的希望起伏不定,渐渐浸染我所有的细胞。一切都在这样不动声色的进行着。
初三,真的会让我付出一切吗?
是的,每个学生,无论以前对成绩是多么的嗤之以鼻,对学习是怎样的玩世不恭,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破釜沉舟,决定卧薪尝胆的拼了。至少我是这样,至少我身边的同学是这样。这并不坏,至少初三可以教人学会坚强,教人学会怎样对自己负起一份责任。
拼,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真真正正承载起很多:每天上十节以上的课,每个星期只有一个假期,每晚复习到深夜,最主要的是时时刻刻在神经上系上所有的梦想和希望,并且要绝对有勇气一如即望的坚持下去,不被任何的落后与暂时的失利击垮,只为进步和成功落泪。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英雄”,才能在几个月后,真心真意的对自己说一句话:我,胜利了!
我永远都期待着那一刻。不是为父母、为老师争光添彩,而是为一种召唤――生命的召唤、成长的召唤。初三,是一个很好的“试炼场”。在这里,可以学到坚毅,可以在焦躁挣扎中寻找到平和冷静。初三,就想经历了一次轮回,完成了一次成长的蜕变,以后就如同金子一样,不在惧怕任何烈火的淬炼。初三可以让我们收获到组成健全人格的珍贵元素。
初三,也是一个让人试着学会放弃的考场。所有的考者,都必须为它舍弃一些美丽却是“阻碍”的东西。年少轻狂的激情,放荡不羁的炽热;份呈多姿的迷恋和热情,斑斓纯粹的梦想和呓语等等。都要为初三放下了。而自己也虔诚如朝圣,稳重、沉稳了许多,依旧浅浅的笑着,把这些感情放在心里不起眼的一角冰封上一年。待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拌着成功的徐徐清风,在出来纵情的释放一番,让压抑了很旧的意念,飞向广无边的天际,在一个更大更美的空间里刻上努力的烙印,作为明证,永远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
初三,试着长大了。原来所有的稚嫩都可以在这段日子里磨砺成熟,所有的浮躁都可以锻炼为沉稳,一心一意的朝自己憧憬的方向走去。考前,每当走在校园里,看着无数的学生在游戏、嬉闹,总是不经意被灿烂、温暖的阳光灼伤眼睛。“这里,究竟是我的起点还是我的终点?”我自问。当然,我不要这里是我的终点。
是的,只要想飞,就应该认真的准备,用丰厚的羽毛、展翅的雄姿,等待着夏天那划破天际、振翅高飞的一瞬间。
初三作文 篇5
记得放寒假的时候在书店闲逛,偶然看到韩寒的新作《他的国》,斟酌一会决定买来看看,这遭到父亲的极大反对,但由于用的是我过年的压岁钱,父亲并没有多做阻扰,我仍然买下了《他的国》。
父亲是极不喜欢韩寒的,对郭敬明也没有太大好感,虽说他对“80后”不存在偏见,甚至对汶川地震期间“80后”志愿者的表现很是称赞,但他却对“80后”文坛很是不屑。他觉得“80后”作家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的内涵,是绝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就如琼瑶的言情小说一样,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在众多“80后”写手中,父亲犹“恨”韩寒,他认为韩寒怪异的性格以及他对社会的消极态度定会对当下读者造成影响。从第一部小说“三重门”起,基本上每部小说中都有对社会阴暗面的影射,甚至夸大,近几部书中犹甚。在此情况下,父亲反对,也算是理所当然。
诚然,我是绝对清楚这一点的。由于过分的偏科让韩寒极讨厌当下这种各科均衡的教育模式,于是自成名起,他就没有停止过对教育的抨击。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缺陷,但韩寒表现出来的态度实属激进,对我们这些还在挤独木桥的学子来说,当然会有不良影响。而对比同为“80后”的郭敬明,两人却完全相反。郭敬明文风忧愁,却“秋意太浓”,20多年的人生便好似尝尽了人间苦痛。在他的书里,青春必然要忧伤,正应了他的那句“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以至于读他的文章,眼前的画面都是灰蒙蒙的。
但是我仍关注他们,仍然保持理性地支持他们。我看过的他们的书不多,但是却尽量了解他们的动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代表着“80后”作家。
从看过韩寒的第一部书“三重门”起,我就对他的风格产生了兴趣,在他营造的幽默的故事情节中,明显隐含着一个年青人对青春及社会的看法与思考。虽说文风与小四大相径庭,但结尾处却总能让人觉出淡淡的愁绪,在一番调侃、讽刺、无厘头后,总是主人公一人和着孤独的背影结束小说,这暗含着的愁绪,除了反映作者对社会阴暗面的夸大成分外,是否还有独特的青春的伤感?
这种伤感定是感性的,就如翠翠那薄薄的凄凉一样,是青春期自然流露的,也是大龄作家不具备的“80后”的特点,哪怕是有着“童姥”之称的美女作家蒋方舟,也会在其作品中似有似无地添加进这些元素,以标示出青春的印记,特殊的印记。
我支持他们,除了因为喜欢韩寒的荒诞、小四的华美,自然还包括这独特的新一代人的印记,不管他们好坏与否,他们终究代表着这个时代,打着这个时代的年青人特有的青春烙印。我作为一个接近这个时代的年青人,应该对此有所关注。
“80后”终将过去,他们的作品也许真的会如琼瑶小说一般被人遗忘,但是,他们始终引领了“80后”的文坛。无论怎样,我仍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让社会了解了我们,了解了“80后”的年轻人。就算待他们老了,能写下真正经得起历史洗刷的作品,得到历史的肯定,但那已不属于年轻人,已不再有青春的真实情感。“80后”终将会留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