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作文集合6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作文 篇1
听,那是眼泪滴落的声音。——题记
“妈妈,快看,天哭了!”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幼时天真的话语。不禁恍惚了,有种时光倒退的错觉。一样的场景,一样的人,只是,心变了,不会再说出如此单纯的话。“啪”雨溅到了书桌上,成了一朵朵水花。空气中没有了阳光的味道,却散发着雨水的清香。手伸出窗外,雨急速的从手中滑落,想抓住却只是徒劳。心中不觉添了几分惆怅,舌尖也泛着几丝苦涩。也许,16岁的雨季,总是多愁善感的。
雨水争先恐后的从空中落下,落到地面上,像是开了一地的水花,美的动人心魄。雨的生命或许只有几秒钟的时间,然而它们却用这短暂的人生演绎出了最震撼人心的经典。它们丝毫不留恋天空的怀抱,义无反顾投向大地,那滴落的姿势优雅从容,一如婉转的作别,又似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听着雨滴落的声音,像极了一段熟悉的旋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都充满了对命运的不屈,挑战。正如他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心,怦然一动。雨是天的泪吗?不,它是天的使者,是顽强的与命运抗争的斗士。它的生命虽短暂,却足以刻骨铭心。雨声是天的泣哭吗?不,它是不屈的呐喊,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口号。原来,16岁的雨季,是充满挑战,充满理想,充满对人生的追求与向往的年龄。
16岁的我们,不断探索着前方未知的路,不甘心走在父母早就为我们铺好的光明大道上,即使前方困难重重,即使会受伤,会彷徨,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是清晨突破重重乌云的障碍,普照在大地上的阳光,光芒四射;我们会是由蛹羽化成的美丽的紫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们会是暴风雨后的彩虹,点缀着天空。
我相信,不断追逐着梦想的我们,不为困难所屈服的我们,在青春的结局中,在故事的最后,一定会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房门突然被打开,空气中顿时弥漫着一股牛奶的芳香。“看你,又忘关窗户了,小心着凉。”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向我走来,脸上满是担心的神情。“妈,看,天哭了。”一听这话,她放下手中的牛奶,笑着刮了刮我的鼻尖,“小淘气,是你把天惹哭的吧!”这熟悉的对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弦,刹那间,心之花,悄然绽放。
中考作文 篇2
【原题】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
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目解读】
这道题秉承了哈尔滨中考作文的一贯特点,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给学生写作的空间和想象的自由;既能够关注时代主旋律,体现正能量,又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而且富有诗意的命题也便于学生抒情,营造一种美好的意境。这道题的命制另辟蹊径,避开了平时训练的常见题目,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新意识。
命题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未成曲调先有情”,翻出新意,典雅深刻。从审题角度看,要把握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两层比喻义。“不成曲调”喻指人生中经历的挫折、失败等遭遇;“歌”喻指“人生之歌”;“也是”即“亦是”,暗指成功是一种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充满鲜花和掌声的成功人生固然好,但遭遇不顺而不放弃信念,按照正确的人生方向,努力付出,也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人生!写作重心应该突出“也是歌”,还需关注加点部分“正确的曲调”,才能把握其隐含的深意。
其实题目是一个半句话,前面则是需要你发挥的部分,“不成曲调”本身就是一个过渡的缓和区,透过它,也许事物会是截然不同的两面,也有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乏味,你走过人生的逆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这个题目的切入点。
【误区】
就题目只写表层含义,没有抓住“曲调”“歌”的比喻意义去写,不符合题意,或者把题意理解得肤浅化,字面化。这样的文章不会在考试中获得青睐。
点题不及时或不鲜明。考场作文的点题尤为重要。
描写不具体,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
【范文】
《不成曲调也是歌》
青春年少的美丽际遇,梦想未央的闪耀岁月,那些时光彼岸搁浅的痛,都是此岸暖我的灯。——题记
那是在二班的日子。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似乎应了那每逢运动会必下雨的定律,天空飘着点点细雨,却非“天公不作美”,反增添了丝丝凉爽。这让报名参加八百米跑的我更增添了信心。
站在起跑线上,随着枪声,我奋力冲出,急速奔跑,轻松地把别人甩在身后,雨丝调皮地跳到身上,惬意极了。但跑完第二圈时,我开始体力不支,此时雨好像也变大了,一颗一颗重重地打在身上,两条腿像灌了铅。密密的雨帘中,我艰难地捕捉到一个个超过我的身影,慢慢失去了信心。忽然,我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班长加油!”是班里一向活跃的几个男生,他们边鼓励着我,边在跑道内侧陪我一起跑着……听着他们的呐喊,我一鼓作气,拼了!冲过终点,筋疲力尽,我瘫坐在地上,似乎有汗水从脸颊淌下,雨水也肆无忌惮的冲刷脸庞,夹杂着点点泪水……
雨似乎变本加厉,抽打在身上。缓缓挪到班级驻地旁,隔着一层灰蒙蒙的雨幕,我踌躇了。“快过来!别浇着!”是老师!“老师,我真糟!”我垂下头。“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我是失败者。”“谁都不能避免失败。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老师的声音柔和又肯定。抬起头,我诧异的看向老师,她的眼中隐含着深切的关怀和浓浓的暖意。这时,老师身后多出那几个男生,脸上有着如同往常的笑容。大家附和着:“班长,你八百米居然跑完了?太厉害了吧。”“对啊对啊,要是我一定跑不下来。”……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笑容渐渐浮现在脸上,“嗯,必须的!”转过身,我偷偷地抹了抹眼角,原本混乱的思绪中,似乎有什么渐渐明了……
我本以为,这世上只推崇胜者,成功是胜者唯一的标志;我也以为,没有了成功,就没有了一切。如今,我终于释怀,不成曲调也是歌,用尽汗水与力量,无怨无悔!
雨仍轻快地下着,我看向周围,同学们的笑容都明净的如同雨中的一抹阳光,溢出清清淡淡的温暖。
【解读】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情景交融、就事议理,文辞优美是文章成功的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而且能够做到景随情移,即对雨富有变化的描写符合情境也符合自己当时的心情。细雨拉开了运动会的序幕,带来丝丝的清凉和信心;“体力不支”时,雨点“重重地打在身上”,“心中慢慢失去了信念”;领悟到老师同学对我的关爱鼓励,雨仍“轻快”!选材扣住“不成曲调”,写运动会的失利,而且作者能够领悟到成功不是评价胜者的唯一标准,感受到即使失利也没有失去大家的关爱,这就是如歌的人生!作者的理性思维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利刃,作者的深刻就在于此。尤其是开头结尾的语句用词精当,意象新颖,句式讲究,富于音乐美。
中考作文 篇3
伫立在十字路口,我犹豫不决,向左?向右?向前?还是在原地?左边向我招手,右边对我呼喊,原地拉着我不放,而前方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终于,我向原地妥协,注意着眼前的缤纷,围绕着原地穿梭,留下的却只有大大小小的圆圈,站在这些圆的中心,我又听到了那沉重的叹息……
我奋力跳出圆圈,挣脱原地的束缚,正准备举步向前,却被欢呼雀跃的左边与右边带进了他们的世界。这情的左边和右边,这积极的左边和右边,总给我带来惊喜。
左边与右边总是那么的好动,似乎一刻也不曾停,先前的热情积极由被迫的忙碌所取代,慢慢的,我的意识变得麻木起来,只是不停地忙碌着,忙碌着……这时,我又听到了那沉重的叹息……
我决绝地与左右告别,头也不回的迈向了前方。这前面的路可真痛苦!这前面的路可真难走!双脚疼痛得厉害,可我却始终无法放弃。左边与右边始终在我身旁盘旋,可我却不愿搭理,自始自终都遥望着前方。呵!前方,我来了!
在这段并不轻松地追寻前方的路上,我经历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状况,思考以前从未出现的文体……我的生活充斥着一种全新的气息,我沉醉在这全新的生活中,继续向前迈进。
终于,我到了这段的尽头——又一个十字路口,但这次我没有迟疑,我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奔进,只听见左右与原地懊恼的低呼,而前方却传来了由心而发的爽朗笑声……
中考作文 篇4
这个寒假,我参加了国画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的十节课,但是却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要学习“国宝”级的绘画,心里有一种难言之喜。最开始要学习一些基本用笔。第一次接触毛笔,手难免有些发抖,咬紧牙关,沾一点墨,在半透明的宣纸上画圈圈,虽然歪歪扭扭的,但基本的握笔手型和用笔的正确方式已经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就要开始记一些国画的常识。“国画是一种传统的民族绘画……”老师振振有词地念,我便飞快地记下来。最后就要开始画了。前面打下的基础让我再画实物轻松了不少。开始画了国画,才知道国画与其他画大不相同,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构图上,依照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作者心目中的时空境界。同时,在一幅画中注重虚实对比,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要画好一幅国画真的很难,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境界,一幅画,作者要赋予它神韵,让它活起来。要画好国画,用一生来研究都是不够的。
中考作文 篇5
农夫手里的麦穗,不仅仅有稻谷的滋味,更有阳光的味道;淅淅沥沥的春雨,不仅有春的气息,更有思念的味道……读书,不仅有知识的墨香,更有由浅入深的味道。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唐诗,她从书架中小心翼翼地取下,递给我小小的、稚嫩的手中,“好好珍惜它呀!”,我在母亲耐心的叮嘱下一蹦一跳地带走了书本。
“杨柳青青江水平,忽闻岸上踏歌声。”,句意一知半解,读着只觉得欣喜,幸福的笑容绽开脸上,与妈妈爸爸做了鬼脸,相觑一笑。读,在我幼小的心中,是一种好奇的滋味。
七岁时,再读此诗,不时泛泛地阅读而变成了诵读,小脑瓜晃来晃去地吟诵,怡然自得。头脑里不再空荡荡而是充盈了起来。片片词句合成了优美的画面:静静的,碧绿的江水,清澈见底,汪伦在岸有意、无意地唱起了送别的歌曲,李白开始不知何人,目光穿山过水,定格在汪伦真切的送别上,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忽望见桃花潭水,明澉又深邃汩汩;心里叹道:这水怎能比得上友人与我的友情那般深厚又令人回味呢?挥笔即兴作此诗篇。大意悟透,我觉得感悟颇深:送别只是一个引子,李白作此诗为了谈友情。读在我心中,又深厚了一层。我从中品出了美、品出了感情,那读的滋味就甘醇了。
十三岁,疲惫的步伐代替了昔日的笑魇,一张张试卷压走了儿时的玩具,故事书,甜蜜的哄语,软语换来了严厉的面孔。压力如山大,使人喘不过气来。此时读诗,就像饥渴的人扑在面包上,只渴望优辞美句刷新我劳累的思绪,自然也联想不出曼妙的意境,心中空空的、感觉友人的真情是茫远的,有距离的,或诗只在唐代,鼎盛时期,李白有过偶遇,自己不曾遇到。那份真情与喜悦,暗淡了,友情又有了新的定义:是山上金色的夕阳,你知道它真真切切在那里、你曾感悟到它光辉的、别样的美丽,你却无法永远得到它。
读,是苦涩的,幻想与现实中总有缝隙,我从诗中,读出了生活与变幻莫测的人生。
我在读中感悟到了许多,品尝到了读的味道。或平淡或甘甜或苦涩,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是随时代而变的,不是亘古不变的。读的味道大概就是这样吧?
读中品味了人生。
中考作文 篇6
它厚厚的手掌,粗粗的手指,上面还长满了老茧,谁都会认为那是双男人的手,但它是我外婆的手。
那是一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
小时候,依偎在外婆的身边,我总会轻轻地外婆说:“婆婆,我背上痒。”这时的她,亲切地对我笑了笑,将那双宽大、粗糙的手伸进我的衣服里,轻轻地上下地移动,只觉得她手上的老茧在我的背上滑过,真舒服!就这样便在外婆的怀抱中睡着。那种感觉真舒适、亲切。
那是一双灵巧、细心的手。
有时妈妈工作忙会把我放到外婆家,年纪小小的我根本不懂得打扮自己,蓬着一头又长又多的头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外婆看到后,笑着说:“我来给你梳头吧!”我迟疑地走过去,坐在外婆身边,只见外婆拿起一把木梳,小心翼翼地轻轻地按住我的头,把头发梳通顺,我会因为头发打结感觉到有点痛,稍微一动,外婆就会心疼地说:“很痛吗?”于是更加小心认真了。接着她把头发分成两半,用一根红色的绳子一头咬在嘴边,一头一道一道绑在头发上,很熟练地,又轻轻扎了一个小蝴蝶结,然后她又把我松散的头发绑成麻花辨,看着我可爱的样子,外婆开心地笑了。虽然外婆是个农村妇女,她的手仍和小姑娘一样灵巧。
那是一双结实、有力的手。
在烈日下,外婆用手扛起一袋袋水泥,简直比有些男人还有力。种庄稼的时间到了,她总是在田地里奔波,亲手种下一片片稻田。忘不了一个冬天,我们都冷得把手缩进衣服了,外婆为了不让庄稼冻死,用塑料棚将庄稼盖起来,她的手不停地在田地间舞动,像一只冬日里飘扬的蝴蝶。而亲眼看到那双手,才发现已被冻得干裂,一条条血丝刺进我的心中。虽然外婆年岁已不小,可她的手仍然是那么结实、不怕痛。
忘不了那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忘不了那双灵巧、细心的手,更忘不了那双结实、有力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