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散文随笔

时间:2024-07-15 20:31:13
清明散文随笔15篇

清明散文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散文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散文随笔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每读这首诗,就会倍感亲切,想起我们那个叫曹家村的地方。

每逢清明时节,村子里艳阳高照,杏花盛开,芳香四溢。远远望去,整个村子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就连家养的小猫,身上也有了杏花甜蜜的气息。祖母喜欢杏树,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自从我记事,祖母就已经70多岁了。每年清明一过,杏花开了,祖母提个小马扎,这棵树下转转,那棵树下瞧瞧,一看有没有调皮的小孩折杏花玩,再就看家养的小猫会不会窜上树,怕上窜下跳的小猫碰掉花瓣。在祖母的眼里,只有花儿自己落了才是好的,小猫蹭掉的花结的杏子长着长着就会掉。每年清明那一天,在杏树下,祖母还会折一些纸钱,那钱是折给我未曾谋面过的祖父的,祖母一边折,一折喋喋不休地念叨着:“你爷爷那个死鬼啊,早早走了,扔了一个穷家给我,愁的我啊。”祖母叹口气又说:“不过那死鬼啊,病了一辈子,糊涂了一辈子,临走时还聪明了一回,他拉着我的手说:‘好好照顾那些杏树,它们不会亏待你们娘儿几个。’”后来,也是真的靠了那些杏树,祖母用卖杏子的钱拉大了父亲,还供出了大伯、二伯两个大学生。

如今祖母也走了,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折一些纸钱给她。杏花在空中飞舞,杏花的香味扑在我的鼻间,我的心里酸酸的,我不知祖母在那边有没有杏花看,有没有酸酸甜甜的杏吃。

清明散文随笔2

小时候的清明节总是雨纷纷,虽不懂何为断魂,却实实在在的在祖先坟前伤心地哭。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清明节变成了大大小小节假日里一个不被记起日子,也许是初中、又或许在高中,没了去山里扫墓的记忆。如今好怀念家乡清明时节那漫山红红的、酸酸甜甜的栽秧果和野花与绿树旁飘飘洒洒的小雨。又是一年春夏,今年的自己把清明节记起来了。这个20xx年的北国的清明节前夕,不再是断魂的雨,而是刺骨的风和寒澈的雪,那夹于风雪中滑落的雨,化作了粒粒欲挽留行人脚步的冰沙。有那么一瞬间,我很想对雨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留下,哪怕只能给你带去那么一点点温暖。可我最终还是走了,风推着我向前,雪告诉我前面还有漫漫的路。

又是一个晚上十点,一个月前的这个时候,我趴在火车的窗户上看那掠过的一棵棵陌生的漆黑的树。一个月后的现在,我还趴在窗户上,听着清明雪后的宁静。您信么,月亮和她旁边的那颗星星一直看着我,告诉我,不要哭。它们说那条您回家的路,有开满鲜花的树。所以就算想,也请开心地哭。

回不去的我今夜唯能让心灵回去了,不用与他们结伴,就我和你们。

前夜雨夹雪后有感而作,寄情清明雪夜:

雪飘四月清明夜,雨坠三更魂断时。雾笼两地相隔处,松落一株冰肌馥。

那夜,帘落止语,一别永别。此时,衣起扶风,泣难成泣。

清明散文随笔3

今年清明节回故乡给爸爸上坟,在点燃纸钱的瞬间,望着火苗映着绿茵茵的麦苗,忽然想起父亲已经逝世整整15年了。从而立之年至今,有着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咸。

上午,祭祀完先祖、爷爷、奶奶、伯父,回到家里后,看着后院地里长势喜人嫩嫩的韭菜,忽然想起年迈的母亲,忽然想到与妈妈吃顿饺子。一个电话,半个小时后,母亲过来了。吃着煮熟的饺子,看着母亲露出的笑容,内心感到一丝丝安慰。温馨的感觉,从窗外濛濛细雨的丝丝声音中飘进屋内。这些年,母亲很辛苦,也很知足。辛苦,源于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无情。知足,想来是自己还精精神神,健健康康的活着。抑或是对生活已经看淡,对人生已经看透,对幸福已经理解,对苦难已经战胜。爸爸走了这么多年,妈妈一个人活着,的确很苦。除了精神层面,更重要的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无奈。这么些年,我也是东奔西跑,颠沛流离,命运不济,始终有一种漂泊的感觉。夜深,喧嚣的都市渐渐静下来。窗外,只有匆匆忙忙的车轮声音在疲劳的嘶鸣。活着,就要面对这样那样的事情。无论我们走多远,唯一牵挂我们的还是妈妈。清明节,上午还是艳阳天,吃饭时就变了脸,阴郁了一阵子,就淅淅沥沥的下雨了。院子花园里的棕榈树、银杏树、竹子、腊梅、琵琶、荷兰牡丹、仙人掌、木瓜沐浴着,分享着喜雨的滋润。小狗花花跑前跑后,摇着尾巴显得非常开心。近年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够回到老家住的时间渐渐少了,大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院子和屋子多多少少有些寂寞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回到故乡的感觉,蕴含了许多忧伤和漫无天际的惆怅。儿时的许多记忆自然而然勾起往事的眷恋。泥土的气息,槐花的芬芳,榆钱的滋味,柳笛的声音,渭水的潺潺,桃花的娇艳,燕子的轻灵,妈妈麦饭的清香,老牛的叫声,这些记忆都会瞬间浮现眼帘。

徜徉在清明节的日子,手机没电了,也懒得充电,懒得打开,懒得思考都市的节奏。没有文化的生活,没有朋友的时间,没有违心的空间,岁月变得宁静和恬淡、安逸许多。许多人,在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希望别人关注自己,期望他人赞美自己,需要社会认可自己,往往几乎疯狂和变态的说话和做事。其实,很无聊和单调。活着,就是追求一种本真。圈子里的吹捧,只能是一时的精神快感和愉悦。圈子里的恭维,只能是蜻蜓点水的愉悦。大道至简,大道至静,大道至淡,大道至善。清明节,是一扇窗户,看到了大自然的亭亭玉立和舒舒服服。是一把雨伞,聆听到春雨的丝丝柔情,感受到时光的点点滴滴温馨。是一棵大树,感悟到栉风沐雨的过程是庄严的幸福。是一个风车,转动着岁月不经意的微笑和坦然。是一只风筝,时时刻刻牵动着眷恋故土的神经。是一条小河,流淌着梦中散发着青草和露水味道的梦幻。是一叶小舟,承载着孜孜不舍梦的追求。

这片土地,曾经是爷爷用耕耘茶馆的收获,购买的一部分田产。解放后,土改时这片土地就不再是爷爷的领地。江山易主,土地充公。站立在绿莹莹的麦田里,品尝着清明的味道,感到很幸福和惬意。

清明散文随笔4

插青限塑令喊了几年了,也只见风声未闻雷动。原是城市公墓管的严些,可仍有不少塑料花摆放墓前。临近清明尾声,工商城管一下紧张起来,说是上面来了文件,不允许商店再出售了!一天巡逻好几次,本想借着这最后几天甩一甩货,也偃旗息鼓。据说那些大商家早已闻听风声待检查那天不得已在做生意的黄金时间关了门,损失不小。

对国家的政策,老百姓一向是拥护的。近些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也让大家深受其害。塑料青的不易溶解,焚烧中产生的大量烟雾,也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个因素。(想起了不许焚烧秸秆,汽车尾气等等,国家治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还一方纯净的天空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是每个有良知的国人共同的心愿。可是为什么不从源头抓起?不从生产企业抓起?不从一开始就管治?所有的企业商家也都承担了损失,算不算为治霾做了微薄的贡献 ……此处隐藏9509个字……魂,看关山依旧,听曲换新声。追荐往者,以为开来,问忠魂毅魄何在?—祖国青山绿水中……

清明散文随笔13

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好多大人就会拿着铁锹还有黄纸和冥币到先人的坟墓上烧纸、送钱。好让亡灵在阴间也有钱用;上学的孩子们也会被学校组织起来到烈士林园扫墓,通过扫墓,让我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少年来,这个清明习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到清明时节,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大多会下起雨,不由得让人们想起大诗人杜牧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种感觉让人的心和天气一样。

家乡清明的另一个习俗是,在清明节那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两旁都要插上柳枝,锅里煮上好多鸡蛋,听长辈们说,这是在纪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据说,当年皇帝微服私访,不料饿昏在一户人家的门口,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介子推。他见到有人昏倒在家门口,就想办法救活这个人,当时老百姓很穷,介子推家也一样。皇上的这次微服私访,使他解到民间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后,决定重赏救命恩人,但是当圣旨到达的时候,介子推吓坏,误以为皇上要杀他,于是乘天黑,背着八旬老母躲进深山老林里面。皇上派人找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于是想一个办法,就是用火烧树林,他想用这个办法逼介子推出来接受他的封赏。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活活烧死在树林里,当人们看到大柳树下这对母子的尸体时候,无不叹息落泪。

皇上知道以后也后悔不已,为弥补自己的过失,下令每年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柳枝,煮鸡蛋,让已在天国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饱饭,不饿肚子。

时间过去许多年,习俗保留下来,但是对习俗的来历,知道的人已经不多。我想,也许清明节就是要告诉我们要时刻不忘感恩亲人,感恩恩人吧。

家乡的清明节,我永远难忘。

清明散文随笔14

清明已到,桃花、杏花都已开满了树,柳树、杨树也都已发芽,天气暖和了。人们的衣服渐渐减了不少,尤其是孩子们身上是挂不住衣服的,他们早早的褪去了厚厚的棉衣,把优美的线条尽量的展现,春天的美丽早早的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来了。活泼、潇洒,青春的朝气穿透他们的皮肤,从他们的脸上、肢体上、行动上,潇洒的表现出来。在这春天萌发的时节,他们的自我感觉良好。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人们带好了雨具,衣服穿的都不多,已是春暖花开了吗,谁也不想把这春天刚刚带给他们的、让人们能有一个表现自己美丽的机会丢掉。只要淋不湿天气是不会太冷的——人们都是这么想的。

上班的路上,人们依旧的匆匆忙忙,相识的打个招呼,不相识的努力的前行。刚开始只是觉得天阴沉沉的,身上感觉有点冷,不过不太严重。走着走着,眼前一晃,脸上一凉,心中一惊。定睛四处一看:天没有下雨到下起雪来了,看看四周,雪片倒还挺大的。嗨,天气真怪,都已是清明时节了天还下雪。但落下的速度不似冬天的那样快,在空中转着圈,落到地上就没有了。也就找不到了,脚下走着心中想着,只顾朝前走路。脸上感到湿漉漉的,一看不知什么时候雪变成了细雨,看看表没有超过三分钟。

来到了学校,人们相见的首件事就是争相告知:“下雪啦下雪啦”最活泼、最高兴的是学生们,他们都在想告着自己的“惊奇发现”。在人们感到惊奇中、在人们的相告中上课铃响了。学生们都跑回了教室,老师们在准备上课,雪的影子在人们的口中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瑟瑟发抖的身体。

天更黑了,开完例会,在楼道里向外一看:哇!好大的雪.这次,雪花犹如漫天飞舞的柳絮,雪花也顾不上在空中跳舞、打转了,都在匆匆忙忙得赶紧落下来,寻找自己落地的好时机好位置,雪的亮光直遮人的眼。站在顶楼远望,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远处的树木、村庄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水汽”之中。人们也顾不上冷冷的天气了,都打窗户看雪。下课了,学生们可欢了,有的在楼道里跑上跑下,不知是他们喜欢下雪还是运动避寒,有的趴在窗户上看雪,有的在操场上、校园里跑着、跳着、追逐着,有的学生追逐着雪花用手去接,有的仰起头,抬起下巴,伸出舌头去亲吻在空中飘舞的的雪花。有时还时不时的撞在了别人的身上,不用道歉相互笑笑,又各自去了,反正是一片混乱、红火。有一个老师满楼道里跑上跑下的找人调课,心中一片焦急,这几天暖和,她家的花都在院子里晒太阳呢。

一个小时后,天渐渐的明朗起来了,雪花也不着急的落下来了,在空中又跳起了舞蹈。雪片也大了,但稀疏了许多,前一段时间下了两场小雨,人们都是在雨中匆匆忙忙地走着,可这半路中插进来的雪让人兴奋,人们好像对这场雪特别有感情,都放慢了脚步,慢慢地走着。这场雪给人的是惊喜,是欢乐;使压抑的心情释放开来,枯燥的学习生活凭添了不少乐趣。

雪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天还是那样的明朗——

清明散文随笔15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我回到了久别重逢的故乡,。我打从街道走过,湿滑的石板拉着我的瘦影,翻新的道路,幢幢高楼林立,夹杂着水泥气味的风拂过我的脸颊,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令我一惊,随即两行清泪从我脸颊滑落,我知道我来晚了。

穿过低矮房子间的过道,我试图找寻过去的踪影,但早已物是人非了。屋瓦上炊烟滚滚,屋檐下的人家在烹饪什么呢?是小时候母亲特意蒸的香馒头,还是代表小康家庭的红烧肉呢?答案不知晓,但我心里强烈的希望是香馒头,这是我满满的回忆,我想一切都不曾改变,母亲还在灶台上为一家人的生活打算,而我还是当初那个穿梭在大街小巷,天真无邪的小孩。

路过一户人家,我看到走廊上放着祭祀用的祭品,主人家准备带着家人上山扫墓,心怀虔诚,祈祷家人健康,财运亨通;一旁的妇人则在一旁准备晚上的盛宴,邀亲族同聚;晚上盛宴过后,小孩则趴在大人腿边,聆听逝去的人的事迹,缅怀逝者,表达对他们的思恋与尊重。

对他们而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路人。天色愈来愈暗,街上只有稀疏几人,挑着豆腐的老人在叫卖。渐渐地,天空开始飘着纷纷细雨,我闭上眼,仰起头去感受,雨水顺着我的额头,脸颊,脖子,一直流到我的心里。

人世不断衍生悲观故事,在不轻易中,我们就错过了一些人,一些事。背井离乡的我在时隔多年回到故土,一切都改变了,深切地感受到?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

清明时节勾起了人们的悲伤,客观上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亲近。只有经历了生死的离别,人们才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世事变化无常,沧海桑田,今日在商场上赫赫有名的总裁,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站在灶台上的妇人,天真浪漫的小孩最终会尘封在历史中,了无痕迹。世间最不善于人情,百年之后,我们,你们,他们都将被遗忘。那时,仍会有大人带着小孩去扫墓,屋瓦上炊烟滚滚,同族集会,丰富的晚宴,同时,也会有向我一样无家可归的人儿来感慨这一幕。

雨越下越大,我知道我内心的雨不会停了。街上仍有小孩在追赶,我走上前,问道:小孩,哪里有酒家?孩童眯着眼睛,指着一个方向说:朝这个方向直走,然后左转就能看到叫杏花村的酒家。

内心极度空虚,神魂散乱,拖着沉重的脚步,我朝那里走去。

《清明散文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