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3-11-16 10:34:40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1

智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智伯这回知道了食髓知味,又向魏国要求割地,魏国本来不想给,但是也怕围攻,只好和韩国一样,也给了他一块土地。智伯心中更高兴了,向赵国索取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但是赵襄王拒绝了,智伯便结合韩国和魏国要攻打赵国。赵襄王采用谋士的计策,迁都晋阳,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来抵抗智伯。这样经过了三年,智伯始终没有办法攻下晋阳。但是,赵国的粮食快要用完了,派人去游说魏和韩,教他们联合起来,倒戈攻打智伯。因为智伯的野心太大了,魏国、韩国就答应了。于是,赵国连夜出兵,韩、魏两国跟着响应,把智伯击败,并瓜分他的土地;当时,天下的人不但不同情智伯,反而讥笑他“贪得无厌”,得到报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后人将它引申成“贪得无厌”这句成语,用来训诫人不要贪求多得,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而落得身败名裂。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2

成语名称:贪得无厌

成语拼音:tān dé wú yàn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来源:明·郭勋《英烈传》第22回:“好好还我御弟,方为上策,不然贪得无厌,命都难保!”

成语造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什么父亲那末喜欢买土地,那么贪得无厌!”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贪字开头的成语

贪天之功 贪多嚼不 贪天之功 贪得无厌 贪生怕死

包含有贪字的成语

贪生怕死 贪得无厌 贪天之功 不贪为宝 贪多嚼不 爱势贪财 贪天之功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3

【语源】 《左传·昭二十八年》

【释义】 厌:饱,满足。贪心求取而不知满足。厌,同“餍”,饱的意思。

【例句】 一个人如果不懂知足,很容易便会掉入“贪得无厌”!的欲望深渊里去。

【结构】 动补结构

【近义】 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多务得

【反义】 知足常乐

【故事】

知伯是战国时代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不断地想扩展自已的土地。

有一次,知伯联合韩、赵、魏三国的兵力,把中行氏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但是他并不因此感到满足,过了几年,又派人去向韩国要求割地。

韩国惧于知伯的威势,只好给了他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地。知伯高兴之余,又派人去向魏国求地,魏王也给了他一块地以求自保。接着是赵国,但是赵襄王不答应,于是知伯联合韩、魏两国去征讨。赵襄王便迁到晋阳,准备长期抗战。

知伯围攻晋阳三年,始终攻不下来。这时,赵襄王的粮食吃完了,便着急起来,于是,派张孟谈去游说韩、魏两国,希望能联合起来倒戈去攻打知伯。韩、魏两国都答应了。

赵国于是乘夜出兵,韩、魏两国也相继呼应,知伯果真被败了,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命运。

那时,天下人几乎都额手称庆,讥笑知伯“贪得无厌”,才得到这种报应。

《贪得无厌的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