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相晏婴名人故事
故事是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奇相晏婴名人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字平仲,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相国。他能言善辩,机智、果敢,为齐国的霸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后世称道传颂的有下面几个故事。
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其个头太矮,就戏弄他说:“堂堂齐国为何派个矮子出使我国,难道齐国没有更好的人了吗?”晏婴灵机一动,厉声回答;“我们齐国派人出访有个规矩,那就是:有贤才的人出使上等国,不才的人出使下等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我晏婴是小人,又最不才,因此,我只能出使楚国。”楚王听了很尴尬,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我本来要戏弄他,反面被他耍笑了。”于是,楚国上下都不敢轻视晏婴,处处对其以礼相待。
楚王虽已知道晏婴的厉害,但他从心底总不服气。晏子又一次出使到楚国,楚王与其左右想耍羞辱他一顿,所以故意与晏子在前庭站着说话。
说话间,一个小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这时,楚王故作不知态,问道:“绑的.是什么人,竟从这里走?”押解的小吏回答说:“是个齐国人。”楚王瞅了一眼晏子,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小吏回答说:“是个盗贼。”楚王接着大有挑衅之意地说到:“难道齐国人生来就是盗贼吗?”晏子听了,已明白其意,针锋相对地说道:“江南有桔树,把它移栽到江北,就变为积树,之所以如此,是因其地域不同而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齐国人,在齐国安分守已,没有盗窃行为;而到了楚国就犯盗窃罪,这大概是楚国的习俗影响的吧!”楚王与其左右,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最后楚王又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晏子确是贤人啊,贤人怎么可以戏弄,戏弄不成,反倒自讨没趣。”
晏婴为齐相,无论出使到哪个诸侯国,都不辱使命。
一次,他出使到吴国。吴王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很有辩才辞令娴熟,合于礼节。”停了一下,他下令说:“晏婴来见,就说天子召见他。用这个试探一下,看他如何?”
第二天,晏婴果然有事要见吴王。负责的官员对他说:“天子召见。”晏婴机智地说:“臣晏婴奉齐君之命出使到吴国,见的是吴王。没想到啊,事情会如此令人不解,怎么一变而为见天子呢?”停了停,他接着又说:“我还是要见昊王,吴王现在在哪儿?”负责的官员见事情有点不妙,心想,晏子果然厉害,于是急忙改口说:“吴王夫差请见。”这样,晏婴仍以诸侯之礼与吴王相见。
晏婴为齐相期间,诸侯国不敢轻易对齐施威。他对内处理朝政,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有一次,身边的一个人不小心,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非常生气,怒气难消,便叫人把那个人绑到殿下,命令左右把他大卸八块,以消心中之气。
大臣们见大王如此动怒,无人敢前来劝谏。这时晏子走过来,问明怎么回事,他走到被绑的人面前,只见他举起左手扯着那个人的头发,右手霍霍磨刀,仰着头间道:“古代的圣明之王肢解罪人的刑罚,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齐景公听了,马上离开坐席并说:“把那人放了吧,罪过在寡人这里。”一句话,使景公怒气全消,茅塞顿开。
晏婴善于辞令,以能言善辩著称,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也为人称颂。后人推崇他,还因其平素一般不参与酒席之事。即使是国君,他也婉言谢绝。
齐景公饮酒作乐常常是通宵达旦。一次,齐景公和他的宠姬美妾饮酒作乐,虽已酒过三巡,可景公仍未能尽兴。宠姬美妾一个个娇姿百态,你让我劝,景公总觉不够欢畅。忽然,他想起相国晏子来,心想若是与他一起开怀畅饮,那才痛快。随即命令手下人去叫晏子,有人说这不太好,于是就叫人备车,并把酒具佳肴全部移动晏子那里。报信的人只说大王光临,要晏子接驾。晏子不知有何事竟然惊动国王驾临。他穿上朝服,束好腰带,手持妨板,恭候在门旁。
片刻,景公驾到,晏子忙迎上前去井问道说:“大王有什么事吗?”景公说,“没有啊!”晏子不解地说;“若无事,为何烦劳大王深夜屈尊来到臣舍?”景公兴冲冲地说:“相国政务繁忙,日理万机,难得消闲。寡人今夜带来美味佳肴,还有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愿与相国一起痛饮,共享欢乐。”不料晏子回答说:“若是安邦治国之事,臣当为之谋划,在所不辞;若是宴饮尽欢的酒席之事,大王左右之人尽可与大王同欢,我不敢参与其间啊。还望大王见谅。”
景公万没想到,竟然碰了钉子。但想到晏子勤于政事,一身正气以及他的贡献,没有发怒。只好兴味索然地回驾了。